空氣源熱泵系統內部制冷劑循環細解
瀏覽人數:313 發布時間:2016-07-01
壓縮機:空氣源熱泵制冷劑從壓縮機吸氣口進入時為低溫、低壓的氣體(壓力為4-6 kgf/cm2,溫度為5-15℃),經壓縮后,變為高溫、高壓的氣體(壓力為16-22 kgf/cm2,溫度為80-110℃)。
冷凝器:空氣源熱泵制冷劑從壓縮機排氣管經過四通閥(冷暖型)進入冷凝器,經室外軸流風扇把熱量帶走,溫度降低。高溫氣體逐步變為氣液兩相狀態,最后冷凝器出口處為常溫、高壓液體。溫度比環境溫度約高50℃,但制冷劑在冷凝器內壓力基本不變。
電子膨脹閥部分:空氣源熱泵制冷劑從冷凝器出口進入單向閥經節流、降壓,通過高壓閥進入連接管。在膨脹閥出口處為低溫、低壓的氣液兩相制冷劑(開始汽化)。溫度約為5℃,壓力約為5~6kgf/cm2,手摸上去感覺很涼。
蒸發器:熱泵制冷劑從連接管進入蒸發器,由氣液兩相狀態逐步汽化為飽和蒸汽,同時吸收周圍空氣的熱量,達到制冷目的。在蒸發器出口處為低溫,低壓的氣體。溫度為5~10℃,壓力與進口處相比,基本不變。
回氣管:熱泵制冷劑從蒸發器出口經連接管(回氣管)到室外機低壓閥,再通過四通閥(冷暖型)進入壓縮機的氣液分離器到吸氣口,完成一個循環。此時的低溫、低壓氣體與蒸發器出口處相比,壓力基本不變,溫度稍有上升(約增加5℃,主要是連接管吸收了一部分熱量)。
上一條:機房空調制冷劑鋼瓶的使用秘籍
下一條:四種碳氫制冷劑的應用